在中国山东省泰安岱岳区,有一项令人垂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范镇的油酥火烧。这项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逐渐成为泰安地区的美食象征。从清朝末年开创至今,范镇火烧已经走过了四个世纪的历史,传承至今已进入第八代,成为了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2025年3月4日,记者走进了这条历史悠久的小镇,深入探访了徐府火烧的制作过程、销售现状以及背后的故事。
走进范镇,扑鼻而来的火烧香气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作为第八代传承人,刘玉娟是徐府火烧的骄傲。刘玉娟从小生活在火烧的香气包围中,对制作火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家庭一直以来都是这门技艺的守护者,十几岁便开始跟随家人学习如何制作火烧,经历了从和面、揉面到擀皮、抹油的严谨训练。
“看似简单的火烧制作,其实每一个步骤都极为讲究。”刘玉娟表示,揉面时要均匀用力,擀皮的厚度需要掌握到位,而涂抹酥油则更是讲求均匀适量。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强调,使得徐府火烧外焦里嫩,口感酥脆,成为众多食客心中的美味情结。
刘玉娟的坚持不仅仅在于为人们奉献可口的火烧,更在于她对这门技艺薪火相传的责任感。“一年365天,至少有360天都在忙着制作火烧。”刘玉娟的双手通过一次次反复的揉捏、擀制,承载着这项传统美食的精神与韵味,成为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推广者。她逐渐地将这一传统技艺带向了更广泛的市场。如今,来的游客或本地人纷纷慕名而来,尝试这一传承中的美食。
不仅是当地人喜爱,每年的节假日,范镇的火烧正成为人们心中稀缺而珍贵的节日礼物,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快递将其寄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刘玉娟透露:“有些火烧最远可以寄到新疆,甚至有的顾客将其带到海外。”这不仅加深了火烧与家人、朋友之间情感的连接,更让外地乃至海外的人民感受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美食热爱的脚步。在刘玉娟的带领下,范镇的油酥火烧开始逐渐走出区域,走向全国,甚至受到国际食客的青睐。刘玉娟说:“很多顾客不仅仅是购买火烧吃,更希望能通过这一传统美食,讲述给身边的人中国的文化故事。”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而刘玉娟的努力无疑是为这一历史源远流长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工艺的传承者,她始终坚信传统手艺需要在时代的庇佑下,不断创新与发展。“现在很多人觉得火烧不仅仅是个美食,更是我们烹饪文化的象征,要让它继续生根发芽。”
临近尾声,走在范镇的小巷中,耳边依然能听到火烧出炉时的声音与香气。这门百-year-old技艺不仅在当下焕发出光彩,更在时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与魅力,在这座乡镇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年复一年地在灶台旁劳作,还是把美食的真谛传播得更远,刘玉娟和她的家族正在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续写着新的篇章。
通过这一番美食的旅程,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范镇油酥火烧,从一座小镇走向全国,甚至世界,成为了传承千年的文化和情感的纽带。每一个火烧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传承的故事,一份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未来,范镇的油酥火烧将继续在每个角落为人们带来温暖与欢愉,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份文化的传承之中,继续让这份老味道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永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